为有效增强广大同学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保障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近日,我院文明服务部深入各班级,组织开展了“紧绷防范之弦,远离诈骗之害”主题宣讲会。活动采用“情景再现+要点解析”的模式,力求使反诈知识深入人心,获得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活动前期,文明服务部成员积极对接校保卫处,梳理了近期的校园安全通报,重点选取了“冒充客服退款诈骗”、“虚假购物诈骗”以及“冒充熟人借款诈骗”三类在学生群体中易发的典型案例。宣讲过程中,由文明服务部干事与班级同学交替朗读模拟情景:“某2023级同学接到自称‘某电商平台客服’电话,称其购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可办理退款,诱导其提供短信验证码后被转走账户资金5000余元”、“某同学在社交平台看到低价出售热门演唱会门票信息,支付定金及尾款后却被对方拉黑,损失金额达2000元”。贴近校园生活的场景、详尽的受骗过程引发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议论“没想到骗子的话术如此具有迷惑性”。
案例情景再现后,文明服务部干事结合反诈中心发布的防范提示,深入剖析了诈骗行为的常见手法——往往以“利益诱惑”或“紧急事务”为切入点,利用学生群体的单纯和急切心理步步诱导。针对这些特征,宣讲同学明确提出了防范要点:务必核实信息真伪,不盲目相信未经证实的信息;保护好个人身份、账户及验证码信息,绝不轻易向他人透露;坚持通过正规平台和渠道进行交易、办理业务。同时,现场演示了如何正确设置手机中的骚扰拦截功能,并鼓励未安装的同学下载官方反诈应用,构建技术防范屏障。
在随后的交流讨论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提及了曾遇到的“奖学金发放”、“助学贷款认证”等可疑电话或链接,文明服务部同学及时进行了辨伪要点提示,并告知大家一旦存疑,应立即向辅导员、宿管或校园报警点咨询确认。同学小张感慨道:“这种用我们身边可能发生的事情来警示,比单纯阅读文字宣传册印象深刻得多,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一定会多留个心眼,先核实清楚。”
我院文明服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此类“情景化”反诈宣讲常态化、系列化,通过定期更新诈骗案例库、组织反诈知识小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同学们的识骗、防骗能力,共同营造安全、无忧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