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宣讲入人心,安全意识伴我行——文明服务部组织反诈主题活动

发布者:经管学院发布时间:2025-05-12浏览次数:10

为切实强化同学们在校园周边场景中的反诈防范能力,守护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财产安全,近日,我校文明服务部以校园周边区域(商铺、小吃街、快递点等)为阵地,开展了“校园周边识诈局,志愿宣讲护平安”主题宣讲活动。活动采用“实地案例还原+反诈技巧科普”的形式,让反诈知识从校园延伸至生活,收获了良好反响。

活动开展时,文明服务部志愿者走访校园周边商户与学生,收集了“快递理赔诈骗”“校园周边购物低价陷阱诈骗”“冒充校友借钱诈骗”三类典型案例。宣讲现场,队员与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还原案例细节:“某同学在校园快递点取件时,接到‘快递破损理赔’电话,按照对方指示操作后,银行卡被刷走1000元”“某同学在校园小吃街旁的地摊上,被‘摊主’以‘品牌清仓,低价代购’为由,支付800元购买‘名牌鞋’,后发现是假货”。这些发生在同学们日常出行、购物场景中的案例,让大家真切感受到诈骗的“贴近性”,不少同学直言“原来在学校门口也得时刻防着诈骗”。 

案例还原后,文明服务部志愿者结合市场监管部门与警方的联合提示,解析了诈骗分子在校园周边的作案套路——多以“便利服务”“低价诱惑”为切入点,利用同学们图省事、贪小便宜的心理实施诈骗。针对这些套路,志愿者重点普及了“双核实原则”:核实陌生来电、信息的真实性(如快递理赔可直接联系官方快递点确认),核实商品、服务的正规性(如低价代购可通过品牌官方渠道查证)。同时,现场手把手教同学们使用手机“骚扰电话拦截”功能,从通讯层面减少诈骗接触机会。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在校园周边遇到的“免费抽奖”“扫码领小礼品”等可疑情况,志愿者逐一分析其中的诈骗风险,并提醒大家一旦发现自己或身边人可能遭遇诈骗,要第一时间向校园保安或青年志愿者协会反馈。住在校园周边宿舍的同学小张说:“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听了这些身边的案例,才知道得多留个心眼,以后在小吃街买东西、取快递都要提高警惕了。”

我校文明服务部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把“校园周边反诈宣讲”常态化推进,通过制作“校园周边反诈地图”(标注易发生诈骗的点位与防范提示)、开展“反诈志愿者校园周边巡逻”等活动,让反诈防护网覆盖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场景,全力构建“校园内外,人人防诈”的安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