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专业群群巾帼文明岗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学校工会、妇委会的支持下,在全体岗员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学校和商学院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投资、金融会计专业各项改革,积极组织参加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志愿服务、奉献社会,立岗建功,岗员们起到了引领作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现对2013年工作进行自查:
一、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了职业拓展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征求企业及行政事业等用人单位意见和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建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专业能力、专业核心技能目标;由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参与制订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等课程内涵建设方案,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和实训质量管理系统,健全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建立以就业为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优化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1、课程体系建设
(1)召开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做好课程体系改革的调研工作;对中小企业会计所涵盖的业务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提炼中小企业会计岗位群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基本规范、基本业务、基本操作等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构建基于财务会计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会计工作过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优化原有课程体系。
(2)完成了新的教学计划与课程标准的编写工作;企业会计专家与本校教师一起制订更加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弹性教学计划。
2、教学内容建设
(1)促进了精品课程建设
形成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按照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在原有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基础上,今年已将《出纳实务》、《会计信息化》、建成校级网络课程,已将《审计》建成校级级精品课程。
(2)加强了教学研究工作,本年内教师公开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0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
三、加强了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
1、定期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注意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并制定出相应的改革计划,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科前沿、行业发展和现实要求。
2、专业基础课程涉及面更加宽,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结构更合理,更好的体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并且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做弹性调整。
3、广泛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模拟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和学生使用网络、电子图书馆、多媒体及数字化语音等教学手段,开发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改革教学模式和手段,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方面的作用。
4、采取导师制,指导其阅读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必读书籍,为其打下较为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在导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对基本知识能做到活学活用,培养其学术创新能力。
5、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根据社会需求实践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平均每年更新一次,不断总结现有“一年级组织多次参观,二年级开展短期小见习,三年级开展半年专业实习,半年与就业挂钩实习”的实践教学经验,尽快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此外,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6、重视会计资格证、全国计算机技术等级证书、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使学生一专多能、一人多证,促使其向应用型、职业型、技能型方向发展。在校期间学生英语三级考试合格率达60%以上;计算机一级通过率90%以上;99%以上的学生获得各种与会计相关行业的从业资格证书。
四、提升了实践教学
1、加大了模拟实训环节教学研究,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结合不同行业的生产组织特点和经营管理要求,设计出具有行业特点的会计核算模拟模块,主要包括制造业会计(以生产某种产品的工业企业为例)、服务业会计(以酒店为例)、商业类会计(以某商场为例)、预算类会计(以学校为例)等,根据不同行业的模拟核算对象(即会计主体),设计各种模拟核算对象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以及生产组织特点,选择具体的核算方法和核算制度,建立不同行业的仿真会计资料,组织会计核算。同时为了营造出实际业务的工作氛围,使学生如身临其境,须将每一个模拟主体的财会工作,根据需要分设若干个岗位,由若干名实习者操作,实行分岗位会计模拟实习,模仿企业经济业务的运作程序和财务资料的流转程序,分设财务科、物供科、销售科、生产科等科室,设立出纳(报销)、制单(审核)、主管(审批)、办税会计(报税)、资产会计(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核算与管理)、成本会计(成本计算)、总账会计(报表的编制分析)等模拟岗位,根据岗位合理分工,每个岗位安排具体的工作和核算任务,各自进行不同的具体操作业务,合理安排账、证、表的流转程序,形成一个有机的会计核算实体,完成会计主体的核算工作。同时,还要做好岗位轮换,通过岗位工作的轮换,使学生熟悉不同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通过分工及合作完成记账、对账、结账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全面掌握和操作企业的会计实务,由被动式的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式的运用知识和学习过程,通过这种近似于“实战型”的训练,真正实现由一名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向一名合格的中、高级财务工作人员的转变。
2、完善了会计模拟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会计模拟实习要达到仿真的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模拟实习成果的验收及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A、完善了主要的会计模拟成果验收指标体系
根据会计实习操作的具体特点,对会计模拟实习成果的验收及考评,设置五个主要的指标及其相应的考评分值进行测评,对每个指标建立一个量化的、具体的标准以利于操作。五个指标包括记账凭证、账簿、报表、实习报告、考勤等综合因素,根据各项指标具体完成情况,尤其是业务操作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化来予以评分,如记账凭证是否填写齐全?是否有差错、遗漏?实习报告是否格式规范、文字工整?是否有实际内容、观点有新意?
B、完善了个人、小组和老师三结合的测评体系
学生的模拟实习过程采用分组、分岗位形式进行,实习过程中可以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可以先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编制所有经济业务记账凭证的工作,然后分工合作完成记账、算账、对账、结账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模拟实习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对会计模拟实验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写出实验报告。
模拟实习考核评价体系可根据设置的五个主要考核指标及相应的考评分值,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方面学生自评,通过学生参与实习,写出实验报告和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并据此自测评分;另一方面,通过小组评议考核,对模拟实习情况进行小结和评价,并尽可能深入探讨一些问题,进一步熟悉掌握有关规章制度,钻研业务,相互学习提高;最后,由实习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完成模拟实验的认真程度、实验课程内容完成质量及实际操作能力进行综合考核评分。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总体测评,力求对模拟实习成果有一个全面的评价,以利于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3、深化以协会为平台的“点、线、面”校企深度合作育人模式,与大越期货、宁波有道投资、宁波市大宗商品交易所、天安财险建立合作关系,安排了部分同学进入大越期货、有道投资公司集中顶岗实习。
五、优化了教学管理
1、建立了学校、学生、社会(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多元课程评价体系
(1)评价主体多元化。课程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用人单位、行业组织、专家委员会等。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检验课程的有效性,用人单位的评价检验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情况,社会评价检验学生的社会适应度,行业评价检验学生的职业适应度,同行专家评价是从教育、心理角度检验课程的科学性。在设计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不但应反映学校的评价要求,还应体现学生以及社会 (用人单位)的评价需要。
(2)评价方法多元化。采用符合能力本位课程性质和特点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从重视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转变。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形成以口头与书面问答、技能测试、课程实践作业、社会实践、实习报告、向学生问卷调查、向企业问卷调查、访谈等为主要形式和内容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每一次评价或测试要尽可能地覆盖多种相关能力要素,并将课程质量评价与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挂钩,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性。
(3)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表现在复杂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上。评价者不能以一元的认知标准来对课程状况进行分析,而是将课程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作为评价体系的基本指标。课程评价体系标准的多元化有一个基本核心,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学生的全面发展本身即是多元化的发展,既包括学生个体的认知、情感、态度、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也包括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不同学生,都能按照其个性倾向性得到发展。评价标准就是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校评价标准、学生评价标准和用人单位评价标准。
2、完善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在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的实际,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细化学院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尽量做到定性少,定量多,建立一套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以企业评价学生实习、实训为主导的校企双向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该机制与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相配套,以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保证本专业所有的学生有半年以上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由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并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水平,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的基础上,使100%的学生为合作企业接受。
3、建立了共享教学资源库
结合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专业中的每门专业课都要有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项目案例库、理论习题库、技能训练库、模拟试题库等专业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在校园网上可以浏览下载,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同时开设网上答疑区。
六、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技能竞赛成绩喜人
阎求实、陈红玲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银行技能竞赛二等奖3项,并获得团体二等奖;舒苏平指导学生获浙江省投资理财大赛三等奖2项,胡平老师指导学生获得周冠军;张旺军、高亚丽等老师指导学生获得宁波市第二届理财规划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商学院投资理财专业群2013年度学生个人获奖情况汇总
序号 | 姓名 | 班级 | 获奖时间 | 获奖等级 |
1 | 魏思思 | 会计1125 | 2013年12月20日 | 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三等奖 |
2 | 黄蒙蒙 | 会计1125 | 2013年12月20日 | 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三等奖 |
3 | 江琼雯 | 会计1125 | 2013年12月20日 | 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三等奖 |
4 | 张丽霞 | 会计1124 | 2013年12月20日 | 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三等奖 |
5 | 舒慧萍 | 会计1125 | 2013年12月20日 | 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三等奖 |
6 | 吴丽芳 | 会计1125 | 2013年12月20日 | 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三等奖 |
7 | 上官琪琪 | 金融1221 | 2013年12月20日 | 2013年全国大学生银行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 |
8 | 金烨楠 | 会计1111 | 2013年12月20日 | 2013年全国大学生银行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 |
9 | 夏旭云 | 投资1121 | 2013年12月20日 | 2013年全国大学生银行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 |
10 | 邵芳芳 | 会计1123 | 2013年12月20日 | 浙江省第十届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三等奖 |
11 | 周荣荣 | 会计1123 | 2013年12月20日 | 浙江省第十届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三等奖 |
12 | 苏朝蕾 | 会计1123 | 2013年12月20日 | 浙江省第十届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三等奖 |
13 | 叶丹丹 | 会计1112 | 2013年12月20日 | 第十届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荣获团体二等奖 |
14 | 张宁 | 会计1112 | 2013年12月20日 | 第十届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荣获团体二等奖 |
15 | 楼叶蓓 | 会计1112 | 2013年12月20日 | 第十届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荣获团体二等奖 |
16 | 倪秀秀 | 会计1111 | 2013年12月20日 | 第十届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
17 | 姚芸芸 | 会计1111 | 2013年12月20日 | 第十届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
18 | 余旭青 | 会计1111 | 2013年12月20日 | 第十届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
19 | 徐欢 | 会计1112 | 2013年12月20日 | 第十届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
20 | 柯优优 | 会计1111 | 2013年12月20日 | 第十届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
21 | 袁利美 | 会计1111 | 2013年12月20日 | 第十届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
22 | 戎巧燕 | 会计1111 | 2013年12月20日 | 第十届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中荣获三等奖 |
23 | 应黎娜 | 会计1111 | 2013年12月20日 | 第十届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中荣获三等奖 |
24 | 葛晗瑶 | 会计1111 | 2013年12月20日 | 第十届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中荣获三等奖 |
|
|
|
|
|
七、积极组织参加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
我们采取学院工会活动和投资理财专业群工会小组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有益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如篮球、排球、台球、乒乓球等。使广大岗员各尽其才,各取所需,活动培养出一大批文体积极分子,组织教职工参加市运会;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体育锻炼,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并得到了较好名次。
女老师们巾帼不让须眉,工作兢兢业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风姿。在业务上,她们刻苦钻研,互帮互学,积极参加各类进修,在文体活动上更是意气风发,敢拚敢打。在爱生敬业方面更是有口皆碑,典型事例比比皆是,真正起到了示范作用。
八、志愿服务、奉献社会
1、每年寒署期教师带队,去农村、社区社会实践调研和服务。2013年沈央珍老师带领社会实践小分队赴诸暨进行袜业产业的调研。被评为宁波市级优秀指导老师。还经常带领学生去敬老院、孤儿院慰问和社会服务。
2、义务献血。经常组织师生义务献血,奉献爱心。
3、响应学校号召,定期组织师生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
4、定期组织师生向贫困地区捐献冬衣冬被。
九、立岗建功,岗员们起到了引领作用
一年来,在领导关心支持下,岗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许多成绩。
1、王红珠、许娟、华忠、阎求实四位教师评为2012/2013学年优秀班主任。
2、沈央珍、乐敏老师评为2012/2013学年优秀导师。
3、舒苏平、华忠、方咏梅三位教师评为2013年度优秀教师。
4、方咏梅老师评为2012/2013学年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5、校就业先进个人 :方咏梅
6、市高校思政先进个人: 优秀辅导员 许秀萍
7、宁波市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沈央珍
8、科研工作突出。本岗成员完成科研项目19项,公开发表论文29篇,著作1部,获得省市奖励5项。其中熊惠平、王红珠两位教授更加突出,他们的科研成果得到省市有关领导批复。
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