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学院第三期“青马菁英”培训班—第一课“神话赏析”
2019年3月13日晚上18:00经管学院第三期“青马菁英”培训班第一课“神话赏析”在图书馆一楼大厅顺利举行,本次课程由韩越老师担任主讲。
课程伊始,韩越老师对自己进行简单的介绍并从《盗墓笔记》系列丛书渐渐切入主题“赏古韵·品芳华”。看过《盗墓笔记》的人应该知道,一切故事的开展都是围绕着那个所谓的“终极”,也就是“长生”。而书中有关长生的讯息,大部分都源于一个人,那就是“西王母”。
“西王母”何许人也?“西王母”被战国汉初的《山海经》、西晋出土的《穆天子传》、西汉的《淮南子》、六朝人的《汉武帝内转》所记载。老师主要从《山海经》中的内容详细介绍了古代神话人物“西王母”的形象变化历程。
《大荒北经》中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形象基调为野蛮人西王母,怪人。
《西次山经》中记载:“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形象变化为上升为神,怪神。
《海内北经》中记载:“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形象变化为女性化、王者化,雍容平和。
在课程结束后,同学们还在座位两旁体验了一把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的书法“大赛”。
欣赏一下同学们的大作哦
神话传说是古代人民的精神结晶,表现了古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认识,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解释与疑问,更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摄影:潘追迪、毕晨皓
经管学院“青马菁英”培训班投稿